当前位置: 本站首页  >  信息服务  >  动态资讯  >  正文

动态资讯

[业界资讯]鄠邑葡萄:“金名片”带来“金效应”

发布时间:2023-09-22     浏览量:

每年夏秋之际,来西安市鄠邑区开启一场关于葡萄的“甜蜜”之旅,是很多市民假日休闲的最佳选择。而对于鄠邑区果农来说,这个季节则承载着一年的收获,见证着丰收的喜悦。


  连日来,鄠邑葡萄相继成熟上市。9月18日,在鄠邑区石井街道下庄村紫珍珠生态葡萄合作社,200多亩葡萄果实累累、长势喜人,果农们穿梭在果园里修剪、采摘、包装,忙得不亦乐乎。


  “我们这里气候、土壤很适合葡萄生长。今年又修建了避雨棚,葡萄长得更好了,产量和品质呈现稳增长,加上市场行情好,收益比去年还高,合作社30多户联盟种植户都得到了实惠。”在合作社负责人宋鸿波看来,鄠邑葡萄优良的品质和良好的口碑背后,藏着产业增效、果民增收的“密码”。


  鄠邑南依秦岭,北临渭水。这里四季分明,光、热、水资源丰富,土质矿物质含量高,是葡萄生长的优生区,所产葡萄具有果穗整齐、色泽艳美、粒粒饱满、酸甜可口、香味浓郁、营养价值高等优良品质。


在鄠邑区,葡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更为久远的周朝,“鄠邑葡萄冠天下”的美名更是在民间口口相传。20世纪80年代,鄠邑区成立葡萄研究所,致力于葡萄新品种研发栽培。20世纪90年代,名优品种“户太八号”以众多优势抢占市场一席之地,鄠邑葡萄品牌随之叫响。


  得益于悠久历史,叠加地域特色,保护良种传承,使延续3000多年的青睐仍为鄠邑葡萄驻足。2012年以来,鄠邑葡萄相继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官方“盖戳”。如何用好这份“通关文牒”,在特色产业全链式、高质量发展大道上实现新跃升?鄠邑区从葡萄新品种研发、种植管理、品牌建设、宣传推广等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口、调优产业布局,拓展营销渠道,不断推出亮眼做法。


  “地理标志是最有影响力的品牌。做大做优葡萄产业,就要规范标准、提升品质,用好用活地理标志这块金字招牌。”鄠邑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赵建峰介绍,为提升鄠邑葡萄品牌“含量金”,鄠邑区出台了生产标准,推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溯源防伪标志60多万枚,不断加强对鄠邑葡萄品质和品牌的监管。同时,为保护鄠邑葡萄地理标志产品知识产权,打造出鄠邑葡萄地理标志产业培育示范基地2家,为种植户免费注册葡萄等农产品商标32件,实现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用标主体27户,使鄠邑葡萄产业效益和品牌价值得以显著提升。


  育一方特色,富一方百姓。品牌价值的提升不仅使鄠邑葡萄成为果农增收、产业提质的“金名片”,全产业链发展、多元融合的蝶变效应也越来越明显。目前,鄠邑葡萄种植面积4.3万余亩,全区年产鲜葡萄8万吨,产值突破10亿元。2021年,鄠邑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跃升至14.57亿元。在葡萄产业带动下,产品加工、田间直播、电商销售、物流运输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。一个以葡萄为主导的全产业体系和现代农业版图在鄠邑区持续延伸。


  更令人欣喜的是,在精心培育下,今年鄠邑葡萄又“种出”了新成果——一年开5次花、结3次果的葡萄,一上市就成了抢手货。


  “这个葡萄叫‘户太九号’,是在‘户太八号’基础上,经过多年改良培育而来的新品种,今年才上市,很受欢迎。”在鄠邑区西安葡萄研究所种植基地,所长纪俭指着挂在枝蔓上的一串串葡萄高兴地说,“一年可以开5次花,第一茬葡萄7月初就能上市,第二茬八九月成熟,第三茬到11月后上市,优质果产量最高可达到5000公斤。目前市场价每斤在13元到30元不等,效益非常可观。”


  如今,随着鄠邑葡萄新品种的推广,不仅消费者可以实现“葡萄自由”,接连的丰收场景也将在鄠邑区这片发展的热土上汇聚,不断衍生新业态、重构新场景,为当地果农增收致富带来更多惊喜。


来源: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官微